心理热线
400-9998486
在线咨询
咨询电话
QQ咨询
微信咨询
回到顶部
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
免费拨打
张老师:76495047
刘老师:76495047
在线咨询
+ 关注我们
文章
咨询师
燕园心理
心理咨询师
求助指南
咨询范围
心理培训
关于我们
心理顾问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
>>
咨询范围
>>
婚姻家庭
婚姻家庭
亲子家庭教育
情绪管理
职场人际
婚外情
两性关系
情感困惑
婚姻危机
家庭暴力
亲子冲突
婆媳冲突
夫妻冷战
新文章
|
热门文章
恋爱心理:结婚要找我爱的人,还是爱我的人?
这是一个网上很流行的问题,我想来看这篇文章的你,或许也有同样的好奇或困惑。今天邀请到燕园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黄晶晶老师,和我们来拆解一下背后的动机。 黄晶晶老师引导我们,去体会一下这个题目,这里边含着什么样的内容?我爱的人不一定爱我,爱我的人不一定是我爱的。提问的人可能首先就认为这是单方面的爱。Ta为什么会在这里纠结呢?意味着什么? 选择自己爱的人?
青少年咨询:孩子沉迷手机?心理咨询专家教你科学应对
在现代社会,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日益严重。一位14 岁男孩的妈妈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扰,孩子越来越不自律,沉迷手机,她无奈之下注销了孩子的手机号并停掉了家里的无线网,看着孩子在房间里伤心涕泪交加,她的内心也备受煎熬。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,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,常常感到束手无策。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燕园心理儿童青少年咨询专家陈思危老师,从
青少年咨询:孩子缺乏内驱力、抵触沟通怎么办?
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教育难题。最近,一位11岁孩子的家长就陷入了困境。他发现孩子学习缺乏内驱力,生活习惯也不好。周五放学回来,孩子总觉得"周末两天呢,不着急,开学前写完就行了",劝他好多次也不听;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,一边写一边在纸上、书上乱画;提醒他的问题时,孩子表现出抵触情绪,不认可、不反对也不执行。家长自己脾气是比较急躁的,而妈妈以前是相对比较放任孩子自由的,加上
认识自己:我怎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?
小时候,我们常常在心里默默发誓:长大后绝不像父母那样发脾气。然而,当我们真正成为父母,面对孩子磨蹭时,怒吼却不自觉地脱口而出;明明渴望与伴侣好好沟通,可当对方不按自己想法行动时,冷暴力却成了我们的选择;明明深知生气伤身,却总是在情绪失控后陷入深深的懊悔。我们不禁疑惑:究竟为什么,我们会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?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燕园心理婚姻情感咨询专家马泽中博士,为我们是深入剖析这一现象。
父母身上的代际必然影响孩子
燕园心理咨询平台(源自北大)是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单位,成立20年、国际化督导团队。提供情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。诸如叛逆、焦虑、早恋等,心理咨询预约热线:400-999-8486!
当 "催促循环" 成为亲子关系的隐形杀手:心理咨询师的深度解析
北京某重点小学门口,每天下午四点半都会上演相似的场景:家长们踮着脚张望着校门,手机里装着各科作业清单,准备开启"战斗模式"。8 岁男孩小宇的妈妈王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,当看到孩子慢悠悠走出校门时,她已经开始在心里倒计时—— 从校门口到地铁站的 15 分钟,回家后作业时间、练琴时间、阅读时间...... 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。 当代教育环境下的"时间焦虑症"
当我们不再是谁的妻子母亲:一场关于自我的觉醒之旅
清晨七点的菜市场,王阿姨总会在豆腐摊前驻足。摊主熟悉地递上三块老豆腐,这是她三十年来雷打不动的选择。直到某个春日,她望着橱窗里金黄酥脆的可颂突然出神,那一刻她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:"为什么不能为自己买一次早餐?" 爱的氧气面罩法则 在马泽中博士的咨询室里,他常常提到"心理氧气面罩" 理论。就像坐飞机紧急情况下,需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才能帮助他人。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关怀同样
出轨离婚后前夫求复合:为了孩子复婚?
十年前,王女士因丈夫出轨带着两岁女儿决然离婚。如今前夫被第三者抛弃,带着双胞胎儿子回归求复婚。面对亲戚"为了孩子有完整家庭" 的劝说,王女士陷入纠结:复婚无法抚平内心创伤,不复婚又担忧女儿未来会自卑。这个难题折射出当代家庭伦理困境——婚姻破裂后,是否该为了孩子维持家庭的表面完整?
当海誓山盟褪色:解析男性变心背后的情感逻辑
在社交媒体上,“婚姻保鲜期” 的话题常常引发热议。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离婚诉讼中,因 “情感破裂” 起诉的案件占比达 67%,其中 “一方变心” 成为高频词汇。曾经许下海誓山盟的男人,为何会在婚姻中途转身离去?燕园心理婚姻情感咨询专家马泽中博士,从两性关系与女性情感需求的视角,为我们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。 变心的本质:情感需求的错位与失衡
“自闭”孩子的隐形困境:当家庭成为孩子的 "情绪茧房"
被忽视的"发展停滞信号" 在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,8 岁的小语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。作业本上歪斜的字迹显示着她心不在焉的状态,课间休息时也只是独自摆弄铅笔盒。当妈妈翻看她的考试卷时,愤怒与失望交织:"同样的错误犯三次!上课到底有没有听讲?" 而小语只是低头绞着衣角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 这样的场景正在中国无数家庭中上演。根据《中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报告》显示,7
«
1
2
3
4
5
6
7
8
9
10
»
哪些强迫是假的?
推荐咨询师
| 更多
刘福源
已完成
1632单
朱晓辉
已完成
527单
陈思危
已完成
1200单
20
年
心理专业积淀
182689
人次
心理咨询认同
三城四地
五家专业中心
2000
+来访者/年
信任选择
268
名心理从业者
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